球球我會投、跑跑跳跳我最行、動物運動會
113年03月21日、03月28日、04月2日 10:00-11:30 北投區石牌國小附設幼兒園
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後疫情時代高齡與幼兒身心健康全方位升級計畫-社區服務支持系統的社會實踐
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舉辦之目的是希望設計一個遊戲能提供機會給小朋友運用手部肌肉及增強手眼協調的能力同時又能具備娛樂性。幼兒喜愛從遊戲中學習,透過參與本活動,幼兒先從模仿老師投球的動作,再到自己覺察身體在穩定性及移動性動作表現上的協調性。更可以在合作遊戲的情景中練習動作的協調與敏捷。
活動紀錄
一開始將孩子帶到活動室時,孩子們似乎還不太有精神,所以在引起動機和暖身活動時的專注度不高。但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被請上台示範暖身動作以後,反應就變得熱絡起來。之後請孩子們排好隊,坐下看著自己示範遊戲流程,起初因為距離沒有掌控好,隊伍變得有些擁擠,但活動開始以後情況有所改善,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完成任務並回到隊伍末端,抱著球的挑戰似乎難不倒孩子們,也能夠遵循S型路線完成折返跑任務,只有少數2名因為沒有搞清楚規則而發生失誤。總結活動環節,孩子們的回答很踴躍,普遍覺得S型折返跑的過程最有趣,因為可以看到好朋友跑步的姿勢,自己做起來也有挑戰性。
活動設計的最終成果是以合作為主,三個階段的活動從個人到小組,共同坐上一台龍舟後從起點到終點,互相協助調整路線等,還有到折返點將龍舟掉頭,同組的人同心協力,途中遇到不順或困難時老師會在旁協助,最後每個人都順利的完成活動了!因此可以看得出來活動的設計是適合多種年齡層的,在分組方面也能看到活動途中年紀較大的中大班,能用行動協助小班與能力較弱的孩子,幼兒之間的互動、互助都是很棒的過程。
學生心得回饋
雖然幼兒對活動表示開心,但活動安排仍有改進空間。由於經驗不足,許多細節未能兼顧。熱身操應減慢節奏,放大肢體動作,使幼兒能清楚看到並確實做到暖身和放鬆關節的動作。在這次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協同的重要性,沒有班上老師的幫忙,我無法順利完成帶領全班(混齡)幼兒進行大肢體活動的挑戰。為減少幼兒的閒置時間,與老師討論後決定將闖關分成兩部分並同步進行。老師的配合與我合作無間,示範動作並分擔部分把關工作。這次活動時長稍微超時十分鐘,較上次有進步,但仍需努力改進。活動設計應讓每位幼兒嘗試當投手和捕手,豐富他們的體驗並提供不同角色的機會。指導老師引導下,我與大班幼兒討論加油棒運球的困難點,共同研討解決方法,發現簡單的身體活動亦能培養幼兒的解難能力。全班團討增加了課程深度和活動完整度,不僅幼兒學習,我也獲益良多。石牌附幼老師建議熱身時用緩慢語速和動作,使每位幼兒能跟上並冷靜後再開始活動,集中注意力在示範上。在向中小班組作解說時,用詞應淺顯易懂,使幼兒充分理解內容。
學生成果評估與精進
流程設計和遊玩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因為平常帶領體能活動的次數比較少,加上是全班性的動態活動,因此在說明分配幼兒組別時沒有太多的經驗。這次是以寫好的名單直接叫名字告知組別,但等全部的名字都說過一次後可能有些人已經忘記組別,或是根本沒有記住、沒在聽等狀況發生,活動結束後老師給予的建議為,可以具體讓孩子一看就知道自己的組別、老師也不用重複察看名單的方法,能使用有顏色的點點貼紙並在上方寫數字,這樣就能明確的知道和誰一組了,也不會重複詢問或是用太多的時間做分組安排,在主要的遊戲時間也能拉長,多讓幼兒體驗活動。
活動花絮